2017年9月6日 星期三

Dunkirk大行動電影觀後收錄


原先只因為一世代英團Harry Styles扮演一角,決定進電影院觀賞,但是劇情深深令人感動,於是收錄網路上影評……

https://www.thenewslens.com/article/74487

電影一開幕即貼身追蹤英國陸軍二等小兵Tommy慌亂逃亡,在小鎮處處都有德軍開槍伏擊英、法聯軍,這是德軍開啟閃電戰士氣最高昂的時候,數十萬英法聯軍被打擊至聞風喪膽。Tommy的其他伙伴全遭射殺,他便逃至敦克爾克海灘,才遇上沉默不語身穿英軍軍服的另一小兵Gibson,實情Gibson是法國小兵希望隱藏在英軍之中一起撤離。

這兩位英法小兵認為逃命大過天,甚麼個人尊卑榮辱也不執著,大家心神意會,二人抬英國傷兵上船艦,打算不知不覺混入醫療隊及傷兵之間提早撤走,第一次不成功,第二次終於混入另一艘撤退船艦上。

怎料這艦依然被德空軍擊沉,法小兵Gibson早預料沉船機會高,堅持不入艦艙之內,本來他可以很快跳船,卻依然在危急關頭盡力打開艙門讓當中的英軍逃生。英小兵Tommy因此解困,二人奮力游往小艇,可是負責小艇的軍人拒絕救他們,這位軍人正是後來遇海難,被兩父子救起有了心理創傷的人(Cillian Murphy飾)。英法小兵「搭沉船」的一幕並不算諾蘭刻意製造困境,因為按程序船左右兩邊艙門都會封閉以免入水及基本防彈,即使翻側沉沒也不可能預先知道傾倒那一方,不可能預先打開某一邊艙門讓人逃難。所以不應批評這一幕是諾蘭弱智造作之舉。

最後在荷蘭人留下殘艇的一幕,也同樣被人批評弱智,為什麼英軍們知道有德軍射擊船身練靶,依然衝過去封洞口?為什麼明明水不斷湧進,外邊的德軍仍會繼續練靶射向開始有水浮起的殘艇?為什麼英軍可笑得以為叫一兩人跳船就可減重逃走?實情原本是德軍練靶,但後來已發現那殘艇有異樣,所以遠方零星打探的德軍多開幾槍,意圖射殺船內的英軍或法軍,水再漲高之後才停火。叫人跳船是英軍打敗仗後慌亂的心理,根本沒有理性和章法可言,一心只望船身輕一點,奢盼在深水能浮起,出海飄浮總好過被英軍留下他們等死,估計附近德軍就突破防線了!在戰亂中慌亂失措均屬人之常情。

這一幕的精髓並非糾纏在這些枝節是否弱智,而是對比戰爭生死剎那間顯露人性反應,那些稍為年長又怕死的英軍,不斷推年輕二等兵去死,甚至明知法小兵Gibson曾救過一些英軍,也斥令兩位小兵立即落船,批評他們是懦夫。諷刺的是,最終英法小兵都用手塞住槍孔,留到最後一刻才離船,法小兵終於溺斃。人性在存亡之際的自私,有程度差異,人人都驚慌希望生存,但依然有人一方面「推人去死」,卻忘悼自身的懦弱單向斥別人懦夫,找些理由說出來合理化自己的行為。

海洋上的一天:人人都是戰爭受害者,原諒看來自私逃亡的軍人
英國年老退役居民Mr. Dawson(Mark Rylance飾)響應英政府號召,自發帶兒子Peter駛遊船前往敦克爾克海灘協助撤離英軍,少年朋友George臨時加入。三人期間先救心理創傷軍人,再救墜機飛行員Collins(Jack Lowden飾),最後再救走近二、三十名遇海難英軍回多塞特郡。救了心理創傷軍人後,他恐慌回到戰場,爭執要折返英國,不經意撞倒少年George跌下船艙致死。Mr. Dawson雖然不久前已死了一位空軍大兒子,卻奮勇攜剩下幼子前往救援,急生命之所急。
而最令人懸疑之處,為什麼Mr. Dawson向兒子「使眼色」,最終沒責怪那位心理創傷軍人誤殺?原因在於,表面上他好像兩代從軍,勇於為國捐驅,實情不是,他並非那種愛國主義的英國人,而是珍惜生命,他言行之間流露出他對戰爭悲劇的無奈,只有團結才可不被軸心國征服,其實人人都是受害者,包括那位看起來自私逃亡,其實無法承受心理創傷的軍人——我們都同樣在政權與戰爭的悲劇之中。開啟戰爭的責任,當中的連環傷亡,最深處不能遷怒每一位曾參戰的軍人。Peter事後也將合力拯救的榮譽歸於George,以紀念他的勇敢。
全齣《敦克爾克大行動》結局滿布人文主義色彩,電影沒有頌揚那些英雄主義的大角色「槍槍到肉」,一些人完全誤解了諾蘭,以為他聲稱要有「紀錄片」效果,內容卻完全沒有真實歷史的場景和其他,豈有如此荒謬之事?實質上,諾蘭是要刻繪戰爭中應有的人性面貌,也反映強烈的控訴——在戰爭之中,沒有贏家,甚至人人都是輸家。
英法許多年輕士兵,竟然也要上戰場充人數,最終死裏逃生,還有些小兵在火車廂內慚愧自己戰敗,沒為國家打勝仗,從多塞特郡回到沃金鎮(Woking Town)車站時,怕英國居民會詆毀他們是懦夫,只管逃跑。最終呼應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悲劇之中,不論你愛不愛國,不論你有多想保存生命,像邱吉爾在報紙頭版的激昂說話,背後其實就是——一天戰爭未結束,即使戰至一兵一卒「相信你們也會為國家」打勝這場戰爭。
究竟戰爭完結過後,誰贏了,誰敗了?除了國家政治人物之外,誰不是白白犧牲?